联合经营者开展低价促销充值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今年以来,中国者协早教、消费健身等预付式消费领域出现的警害消合法“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9月9日,惕职中国消费者协会揭露“职业闭店人”的业闭惯用套路,呼吁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店行
中消协指出,为侵“职业闭店人”是权益指专门为经营不善尤其是采取预付费经营模式的经营者策划闭店方案、实施闭店行为,中国者协并处理经营者遗留维权纠纷的消费群体。“职业闭店人”的警害消合法一般操作是,在明知经营不善即将关门的惕职情况下,联合经营者开展低价促销充值,业闭吸收更多预付资金并挪用转移;再将原来的店行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其他没有实际偿债能力的人,使原法定代表人“套现走人”,为侵脱离原法律关系;最后,一夜之间关门歇业,原经营者失联不见,由职业闭店人接手消费投诉、各类诉讼等事项。职业闭店行为多发生在预付式消费领域,目的是帮助经营者套走预付消费资金,逃避法律责任,降低向消费者承担责任的成本和风险。
为防范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中消协提醒消费者,预付式消费需谨慎决定、量力而行。消费前,建议消费者面对促销尤其是预付式消费促销保持理性,先评估真实消费意愿和实际消费能力,再结合商家信誉、商品服务质量等信息货比三家,谨慎决定,不要因贪图优惠而冲动消费。
在进行预付式消费时,务必签署书面合同。消费中,建议消费者要求经营者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提供书面合同,仔细审阅商品服务的具体内容、价款费用、预付款退还方式、违约责任等合同核心条款,尽量避免一次性大额充值,妥善留存发票、收据、与经营者沟通记录等凭证。
如果遇到闭店操作,要先留证再投诉。消费后,如果发现商家停业、关门、跑路、失联并且具有职业闭店行为特征,建议消费者收集相关证据,向消费者组织或者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如果遭遇商家闭店前恶意促销圈钱涉嫌诈骗,建议消费者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必要时,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责任编辑:温馨宁
相关阅读
- 汪峰战章子出仳离 汪峰戴婚戒下调出街 惹人谛视
- 二手平台卖假货、盲盒消费套路深 一季度江苏省消保委受理投诉超25万件
- 光伏玻璃产能大战正酣:福莱特25亿定增补血再获200亿订单,企业新闻
- 警惕加油卡在线充值平台收钱后玩“失联”
- 阿娇被曝为小鲜肉知三当三!多段恋情惨淡收场,43岁依然渴望爱情【两性&情感】风尚中国网
- Jollybaby布偶玩具 寓教于乐 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 预言者儿童AI智能读书台灯 陪伴孩子智能学习
- “无需挂牌”竟是“无法挂牌” 厂家生产不合格电动车被判三倍赔偿
- 《美国队长4》首曝剧照 鹰队身着新战服对峙罗斯
- 2020年10月30日中国玻璃综合指数,市场研究
- 深圳市消委会曝光18家不良商家 涉及教育培训、 健身等行业
- 印度:太阳能玻璃反倾销税导致垄断、短缺和价格上涨,国际动态
- 金逸影视发布2023财报 净利润1334万元扭亏为盈
- 拜耳会将吡氟草胺引入北美市场,用于防治苋菜藤和芒苋
- 2021年1月14日中国玻璃综合指数,市场研究
- 印度:太阳能玻璃反倾销税导致垄断、短缺和价格上涨,国际动态
- 《九龙城寨之围城》终极海报 古天乐林峯剑拔弩张
- 市场成交平平,移库有所增加!,市场研究
- 市场监管总局加大行政指导力度 切实维护共享消费领域价格竞争秩序
- 2021年1月8日浮法玻璃产能利用率,市场研究